- 赏秋丨黄花为何分外香?
吴昌硕 盆菊
中国美术馆藏
菊花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的特产,《礼记·月令篇》就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山海经》亦说: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显然,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屈原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在古代是被食用的一种植物。
元 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
上海博物馆藏
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真正让菊这个文化符号彰显的人应该要归功于陶渊明,晋代诗人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创作中使菊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意象,由此爱菊佳话流传至今。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宋 折枝菊花纹铜镜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已有家栽菊花,晋代把菊花广置于庭院中,南北朝时菊花开始入药了。唐代菊花已培育出黄、紫、白三色,并传播到国外。宋代养菊出现了飞跃,从地栽发展到整形盆栽,选择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特别是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写菊专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当时“禁中与贵家皆赏此菊”。因此当时诸多器物中菊的艺术形象明显增多,突出典雅特征并对后世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 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 法华菊花纹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 玉镂雕菊花纹花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注:本文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网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