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好保护底线,为经济转型发展赋能
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在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艺术品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如今艺术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身影频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价值。当然,保护和发展也是当前两大重要主题。
艺术品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做好保护才能发挥出资源优势。
艺术品作为客观事物,是历史文化的直观表现,因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以及唯一性、唯美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多重价值,因而在保护举措上尤为重要。
理论上,古代艺术品是潜在递减的,虽然基数大,但如果不积极保护,资源总体则会打上折扣。因而保护是发展的重要前提,艺术品在未来艺术品金融化发展中更需要持续的保护力度。
艺术品要发挥更大效益,需要树立保护意识、创建保护环境。
艺术品的传承保护离不开规范标准,尤其是行业在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下,践行标准的力度决定着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程度。
标准强,则行业才能壮大,市场才能消散雾霾。可以说,标准已成为艺术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品金融发展的关键命脉。随着艺术品标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艺术品在守住传承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可以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在发展中助力艺术品传承保护,是未来行业建设的重要思路。
艺术品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绿色”资源,不用消耗过多自然资源就能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从侧面已经证实文化所带来的超级能量和发展潜力。艺术品作为人类智慧结晶,连接起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在传承中不断增长价值和发现价值。当前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和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对于艺术品传承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可在行业整体发展中增强传承保护力度,进而提升艺术品传承保护质量。
国家经济正在面临转型升级,艺术品可以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和新经济发展亮点。当然,其前提就是要把保护底线守住、守好,如此才能发掘艺术品更多价值,使其真正为整个社会带来不同方面的良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