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藏品交易中掌握主动权?
“卖得便宜了”“买到不值钱的东西”,收藏者在进行藏品交易时常常担心遇到这两种情况,害怕自己因此吃亏,白白地交了“学费”。想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尽量避免损失,其实也有办法。如果收藏者能在交易前对藏品的情况有基本了解,对其价值有初步判断,就能在交易时掌握主动权,不至于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同时,如果收藏者想要在收藏路上有一个比较持续、长期的规划,就要学会分析藏品的基本情况,对藏品“有话可说”,以免错失收藏的良机。
想学会分析藏品的基本情况,收藏者可以在闲暇时学习与鉴定有关的基础知识。目前,大多数收藏爱好者主要都是通过在微信群里查看、分享文章和视频来学习鉴定知识,这样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一是微信上的文章和视频过于零散,不利于帮助人们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掌握各种类型器物的发展历史。二是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学习鉴定知识常常会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不利于收藏者思考和理解。三是看过的文章和视频如果不及时保存就找不回来,即使保存了也常常忘记要如何找回来。
事实上,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相比,传统的书本能更有效地帮助收藏者进行学习,但是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的书籍对收藏者来说不太实用,而目前专门讲授鉴定知识的书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幸好,中国艺术品鉴定网针对收藏者的这一需求,组织编纂了国内首套“艺术品鉴定丛书”,用简明的内容,清晰的脉络,帮助藏友们分析藏品,辨明真伪。
“艺术品鉴定丛书”一套十部,不仅涵盖中国自夏商以至明清的书画、陶瓷、古玉、红木家私、紫砂等器物的鉴定,还涉及中国美术简史、收藏常用语中英词典、制度汇编、艺术品鉴定基准等知识性与行业规范性的内容。
《中国器物简史》是艺术品鉴定入门的第一课,本书依朝代顺序划分为十二章,每个朝代均先从玉器、金属器、陶瓷器、书画、杂项等方面展开介绍,再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文学、音乐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器物风格变化的影响,帮助收藏者了解中国器物文化。
《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围绕自原始社会至民国时期的书画创作、书画鉴赏与收藏活动进行总结和概括,内容涉及各朝代书画的基本状况、时代风尚、著名书家画家的创作情况等,并针对鉴定的核心问题,对每个朝代官方与民间的书画鉴藏都进行了详述。
目前,“艺术品鉴定丛书”可以通过中国艺术品鉴定网(www.jiandingwang.com)的购书通道,或在新华书店和京东、当当网上书店购买。
“艺术品鉴定丛书”旨在帮助收藏者学习鉴定知识,希望收藏者能够在藏品交易中逐渐掌握主动权,如鱼得水!
原创内容,欢迎转发分享!